大有可为丨国际化学校双语教学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3218日,新学说和AISL哈罗学校在南宁哈罗礼德学校共同举办的国际化学校双语教学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来自广西教育厅、南宁市教育局及教科所代表、全国各地的国际化学校的校长及教师、家长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在研讨会期间,众多嘉宾围绕国际学校双语教学主题,就双语教育文化建设、双语市场、双语教师培养等行业热点进行了广泛交流,以促进双语教学的深层思考和高质发展。 

教育大咖云集,汇聚行业智慧

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并行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在上午的行业研讨会中,新学说首席执行官吴越在国际化学校双语教学发展研讨会上进行了开幕致辞。她简述了《中国民办国际化学校双语课程研究报告》的研究历程。AISL哈罗学校(哈罗学校集团首席教育官)何迈德(Ahmed Hussain)介绍了与新学说合作研究的《中国民办国际化学校双语课程研究报告》相关情况。他表示,在新课标要求下,双语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双语教育提供了诸多发展空间。就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双语能力,构建双语课程体系等行业关注的热点,他希冀各位嘉宾进行探讨和带来启迪。未来,AISL哈罗学校和南宁哈罗礼德学校将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黄教育集团副总裁兼课程发展与评估中心总监李康华、中国双语区教育副总监闫晓辉、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国际高中中方课程校长兼总领事、南宁哈罗礼德学校中方校长曹月、南宁哈罗小狮幼儿园总监格莱斯妮·盖斯特、南宁哈罗小狮幼儿园园长姚瑶分享了双语教育发展洞见。

在两场圆桌论坛中,嘉宾们也针对国际化学校发展及帮助学生构建平滑双语模式展开了讨论,分享了心得体会。 

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原有的国际化优势转化为双语优势》圆桌论坛上,四位嘉宾结合自身的教学管理经历对主持人张晔的提问进行了精彩发言。 

“双语课程语言习得的核心是交流沟通和思维碰撞,国际学校可从思维融合中去粗取精,在教学中注重深度、广度,帮助学生获得双语能力。”——曾艳

“高年级学生在转入学校学习中,由于中外籍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双语教学存在实施困难。哈罗教育集团通过专家团队及学科数据体系,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并给予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同时学校要与家长保持良好关系,学校可打造学习型的家长社区,注重家长、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成长。”——曹月

“双语教育有助于个人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不断拓展学习边界。在双语教育学习中,双语教育学习者可从批判性角度反思自己的文化,从而获得进步和自由。”——李康华

“在以中国学生为课程对象和教学主体的现实环境下,国际学校设计和实施双语课程应基于中国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培养需求。在课程体系上,哈罗礼德学校双语课程基于中国学生特点提供高质量课程服务,融入英国华威大学应用语言中心的副教授Annamaria Pinter博士的双语研究理论,在不同学段加强学生“均衡、个性、完整”的双语教育。”——徐冷吉 

在下午的《如何帮助孩子构建平滑双母语思维模式》圆桌论坛中现场四位嘉宾就双语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家校帮助等问题分别阐述了见解。 

“幼龄儿童在双语情境下转化困难,学生双语情境的切换受双语学习策略运用的影响,而该语言策略需要学生接受系统化的学习,同时学校也应注重双语教育的均衡。在初中阶段,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基于信任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并为此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AISL哈罗学校开设培训学院,为教师提供在线培训工具、在线社区、领导力培训、课程学习、研讨会等服务,未来集团还将开设家长课程,构建稳固的家校关系。”——徐冷吉

“双母语表现为具体情境下的双语言切换能力。学生双语教育的培养,离不开双语和多元文化环境的创设。在小学阶段,家长要保持耐心,洞察和激励孩子的学习进步;国际学校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可加强家校联系,通过设立家长领导力学院等,协同创设双语文化环境。”——曹月

“双语文化环境创设影响着学生双语能力的使用。双语教育环境下第二语言的刺激会促使儿童语言思维的形成,同时儿童在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段可有效促进双语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高中阶段才接触双语学习,存在语言词汇量的掌握问题;加之,双语学校和非双语学校对学生的评估体系不同,学生需要跨越不同评估体系这座“大山”;另外,高中阶段各科目的学习、学术论文等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双语学校,学校注重自然拼读法等语言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率,并借助测评工具测试学生语言能力,个性化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籍,激发学生的能力。”——闫晓辉

在《中国民办国际化学校双语课程研究报告》发布上,新学说首席执行官吴越从双语定义、双语教育的市场现状、双语课程案例研究等五方面进行了详述。她同与会嘉宾分享了报告的重要研究成果。吴越表示,在民办学校发展方面,国家着力引导民办学校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供给。此外,吴越认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核心”构建双语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国际课程元素,逐步形成双语课程特色是目前所有领先的民办国际化学校应着重思考的问题。在下午的报告解读中,吴越女士还以自身经历分享了孩子双语学习的过程以及评估方法,鼓励家长教育需要“静待花开”。 

在家长并行工作坊中精彩纷呈,内容包含了课程体验、择校、品质培养、升学规划4大方面。

除了嘉宾的精彩分享外,活动还邀请到了哈罗北京优秀校友,毕业于剑桥大学的Ryan Xi到校与家长分享了双语学习与申请全球名校的重要性。Ryan在工作坊中分享了剑桥大学申请成功的案例。他指出海外顶尖大学录取不仅考查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十分看重学生的软实力。学生的语言能力、领导才能、课外活动都是海外名校关注的内容。因此,他建议学生从9年级起就要开始做升学准备了,在9-12年级4年的时间内,全面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积累双语自由转换的学科学习能力,此外,还需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培养优秀的品格等。 

国际化学校双语教育研讨会圆满结束,
哈罗南宁致力建设一个开放、共享的国际教育社区,
创建一个教育交流的平台,
精彩还将继续,敬请期待! 

Joanne Dunphy

Head

NPQH
Senior Examiner,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Inspector, ISI

Ms Dunphy brings over 20 years of leadership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across some of the UK’s leading schools, including public, independent, and girls’ schools. She previously held a senior leadership position at the prestigious 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

She pursued advanced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nd has extensive expertise in strategic leadership, school operations, and academic improvement. Under her leadership, schools have achieved notable progress in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Ms Dunphy is deeply committed to fostering an inclusive, supportive, and aspirational school culture. As an educational leader with an international outlook, she strives to achieve a strong balance between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holistic student development.

Tina Quan

助教

毕业于英国伍斯特大学。5年教学,教学对象从幼儿到成人,英语教学经验丰富。Tina老师喜欢孩子,认为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真诚的,平等的,贴心的,喜欢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一个老师要用心生活,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勇于尝试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生动的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人。